CQ9电子近期,游客在下海游泳时不慎触碰海蜇,导致受伤的事件在北海时有发生。记者从医院获悉,今年海蜇致伤病例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,医生提醒患者受伤后应及时就医。
5月2日上午10时许,市民黄先生(化姓)匆忙赶到北海市人民医院银滩院区动物致伤救治中心就诊。急诊医生检查发现,其左足部有多条红色鞭状伤痕。据黄先生描述,当日上午9时30分左右,他在北海市某滨海浴场游泳时,突然感觉左足被丝带状物体划过,随即出现灼烧般疼痛。上岸后,他发现左足逐渐显现红色痕迹,便立即前往医院。经医生确诊为海蜇蜇伤CQ9电子,并进行了对症处理。
北海市人民医院银滩院区动物致伤救治中心数据显示,今年4月以来,北海市海蜇致伤病例较往年显著增多。其中“五一”假期该院共接诊40余例海蜇致伤病例,同比增长约50%。
北海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、银滩院区动物致伤救治中心副主任医师林绍侠介绍,海蜇致伤是北海市常见动物致伤类型之一,多发于每年4月至11月,节假日期间发病率尤为突出,主要与下海游玩人数增加有关,天气转凉后发病率会逐渐降低。
“海蜇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,伤情多因不慎触碰其触手所致。”林绍侠表示CQ9电子,“蜇伤后患处会出现片状或鞭状伤痕,由于海蜇毒液呈酸性,患者会感到灼痛、瘙痒CQ9电子,部分会出现皮疹,极少数特殊体质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。”他建议,被蜇伤后应立即用海水冲洗患处;若返家后发现伤情,可用盐水清洗。切忌使用自来水等淡水冲洗,以免因渗透压差异导致水疱破裂。之后应尽快就医,后续可涂抹皮炎平、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含激素类药膏治疗。
针对个别市民自行捕捞食用海蜇的现象,林绍侠特别提醒,海蜇需经专业复杂处理后方可食用,不建议市民自行处理,以免发生食物中毒等风险。
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介绍,北海市沿海常见的海蜇是黄斑海蜇,其外伞部表面有短小尖硬的疣突和黄褐色斑点,属于热带海蜇,在我国南海较为常见CQ9电子,主要分布于广东、广西CQ9电子、福建、浙江等海域。每年夏季繁殖期,北部湾海域海蜇数量会较平时有大幅增加。